(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虹润天的电池拆解车间内,废旧电池被装在木箱内等待拆解。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文/图
5月15日,位于成都市金堂县的四川长虹润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长虹润天)内,几百箱退役动力电池静静“躺”在拆解车间里。
这些电池来自全国各地,它们曾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疾驰的高速公路上,在归家的途中,在星光相伴的旅程,提供着前进的动能。然而,当电池容量衰减、动力衰退,它们告别使命,奔赴下一次循环。
2014年,被业界定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按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年限5—8年来计算,第一批动力电池正迎来退役期。
不过,今年以来,由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异动,电池回收行业也受到波及,部分企业面临“吃不饱”的状况。情况到底如何?近日,四川在线记者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进行了走访调查。
长虹润天的废旧电池拆解车间。
生产线为何“吃不饱”?
市场剧烈波动,企业“不敢收”
两年前,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虹集团下属子公司)组建起专门从事锂电回收业务的子公司“长虹润天”。
近日,记者来到长虹润天的电池拆解车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公司的生产线“静悄悄”的。仓库内积压了部分废旧电池,但电池拆解线和组装生产线均未开工。
“这条电池拆解线运转起来,每年可处理上万吨退役动力电池。”长虹润天总经理冯辉介绍,去年下半年,企业的电池回收处理量达3000余吨。但是今年以来,生产线进入“吃不饱”的状态,一季度企业开工率不足五成,回收总量不足300吨。
“最近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我们不敢收货。”车间主任张世杰口中的“原材料”,是指电池级碳酸锂。作为生产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今年碳酸锂价格经历了“腰斩”,从去年高峰期的60万元/吨一度跌至18万元/吨,尽管5月来有所反弹,但目前价格仍在25万元/吨左右。
电池原材料价格对电池回收行业的影响,相当直接。这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路径有关。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上装载的是一个完整的电池包,当电池容量衰减到80%,就不能再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标准,需要进入回收处理阶段。
当前的回收方式主要有两种: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
张世杰打开一个已经拆盖的方形电池包,里面装着上百个电芯,这些电芯会依次用专业设备检测,其中剩余容量较高的电芯,可以重新组装成新的电池包,投放到低速电动车、储能、路灯等对电池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这就属于梯次利用。
如果电池容量过低,就只能拆解回收。就是通过物理、湿法、火法等工艺技术,提取其中的锂、镍、钴、锰等有用金属元素,再将这些金属材料卖给电池原材料厂商,重新制造成动力电池。
正因为如此,一旦碳酸锂价格急速下跌,电池回收企业的利润就明显降低。“目前公司的梯次利用业务占比40%左右,受影响较小。但拆解回收业务受影响较大。” 冯辉举例,去年行情好时,1吨废旧动力电池的收购价可达6万元,卖给下游厂商的“黑粉”(废旧锂电池经过破碎等工序后,得到含锂等金属的黑色粉体)可达8万元/吨,利润在12%左右。今年废电池收购价已经跌到了1万多元/吨,“黑粉”价格一度跌到了2万元/吨左右,基本无利可图。
“如果回收出来的材料不赚钱,企业自然不愿意开工。”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副院长李存璞表示。
从废旧动力电池包中拆出的电芯。
上游渠道商“不愿卖”?
行业去库存压力大,一季度废旧电池交易量明显下跌
据了解,目前废电池回收企业的回收渠道主要是电池厂商、汽车4S店、保险公司、中间经销商等。碳酸锂降价,也让一些上游渠道商的日子不好过。
“去年底,高价买进了一批废旧三元锂电池,价格在6万多元/吨,没想到今年价格跌惨了,如果现在卖给回收企业,只能卖到2万多元/吨。”成都市双流区一位废电池回收散户透露,这批货到现在还没有脱手。
记者采访了多个电池回收商,大家普遍表示,今年一季度废旧电池的交易量只有去年四季度的两成左右。不仅如此,一些电池回收企业正面临去库存压力。据锂电池回收市场龙头企业天奇股份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公司净亏损约3亿元,同比盈转亏。主要原因就是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短时间大幅下跌影响,产品原料成本倒挂造成经营亏损及存货跌价。
“在去年碳酸锂上涨预期之下,一些企业从去年三季度就开始囤货,今年一季度,企业去库存压力较大,废料采购意愿也会相应减弱。”高工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锋表示。
如何应对价格波动?“当前,碳酸锂价格变化较快,同时面临较大的下降预期,回收企业应尽量减少库存。”胡锋建议,与此同时,回收企业还可与上下游供应商建立价格联动机制,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不过,近期碳酸锂价格有止跌回升态势,行业也出现复苏迹象。从长远看,行业发展前景也被看好。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根据机构相关测算,到2030年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
面对这个巨大市场需求,比亚迪、宁德时代、格林美等头部企业均积极布局电池回收项目。
在遂宁,首家电池回收企业也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7月就能投产,年处理量将达到2万吨。”四川蜀矿环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敬介绍。
在业内人士看来,发展电池回收产业,四川具有独特优势。“电池回收属于高能耗行业,四川有丰富的‘绿电’资源,能吸引企业落地投资。”李存璞认为,下一步,应推动回收利用行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从而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用回收的电芯重新组装的电池包。
“正规军”干不过“小作坊”?
行业发展陷入“小、散、乱”局面,亟需提升回收利用水平
在长虹润天的拆解车间,张世杰向记者展示了电池拆解工艺。一台机械手取下动力电池盖板后,再拧开螺丝、放电、取出电池模组……
长虹润天在省内搭建起首条规模化、标准化的锂电拆解、重装生产线,该公司也是四川唯一一家被工信部列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名单的企业,俗称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
不过,由于当前的回收数量有限,企业还未形成规模化效应。“现在不同厂家的电池规格都不相同,再加上量没有跟上,很多拆解环节仍需要靠人工完成。”张世杰介绍。
在业内人士看来,回收量上不去,也与大量废旧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有关。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缺乏回收拆解资质、没有环保设施、具有安全隐患的“小作坊”还不少。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7万家企业经营“电池回收”业务。而2018年以来,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仅88家。
由于没有环保投入,“小作坊”的废电池收购价往往还高于“正规军”,这也导致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目前流向“白名单”企业的退役电池不到25%。
如何应对这种问题?
首先要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行业技术门槛。在李存璞看来,锂电池结构复杂,现在的回收链条还没有做得特别细化,主要回收的是价值更高的正极材料。“比如,电池包中的电解液也可以回收,但现在都当污染物处理掉了。”李存璞说,下一步要把回收做得更加精细化,提升回收效益和企业盈利能力。
“材料直接修复也是一个重要技术方向。”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范未峰认为,要缩短从废电池到材料的回收路径,比如通过材料直接修复,进行电池再利用,这样就能减少回收环节的污染排放。
此外,还要完善回收体系,建立稳定的回收渠道。除了与电池生产企业、汽车厂家、4S店等建立合作关系外,长虹润天已在国内布局了多个线下回收服务门店。“我们正在研发线上回收App,近期就将上线。”冯辉透露,未来消费者只需手机下单,就能实现上门回收。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行情波动,对于有更换新能源车电池需求的车主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一般来说,当车主发现新能源车续航里程不足原来的一半,或者汽车充电充不满,就可以联系4S店进行电池检测。”成都一家新能源车4S店透露,如果电池在质保期内,可以免费更换。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