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对于国人来说,一个适合我们远离“三高”的方法就是喝茶。
1. 降低糖尿病风险
2021年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等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50多万成年人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一般人每天喝绿茶,可预防2型糖尿病;已有糖尿病的人经常喝绿茶,全因死亡风险可明显降低。
(资料图片)
2. 降低高血压风险
2014年一项在中国进行的队列研究,调查了1109名参与者5年期间饮茶和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绿茶摄入量的增多与舒张压降低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且与不饮茶者比较,每日饮绿茶总量≥10克者舒张压升幅较小。
3. 改善血脂异常
2017年刊发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每周饮茶超过30杯且饮茶年限大于6个月的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
普洱茶,包括其他各种茶叶,都或多或少含有如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和咖啡碱等成分,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脂代谢、糖代谢、血液流变特性和血管弹性等作用。因此,喝普洱茶能起到一些预防高血脂、高血糖、血栓及各种因素引起的心脑损伤的作用。
但对于本身存在疾病的患者来说,并不是只要喝茶,就无需吃降脂药、降糖药和疏通血管等药物。
1. 不要喝浓茶
凡事要有度,喝茶也一样,饮淡茶可以养生,饮浓茶则有损健康。
例如,老人胃肠功能弱,长期喝大量浓茶会导致胃部不适等;浓茶中含有咖啡碱,过量喝浓茶会引起头晕、头痛,加重心脏负担,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使血压升高。
2. 不要空腹喝茶
茶叶中,尤其是绿茶,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很高,如果空腹饮用,部分活性物质会与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刺激,容易伤胃,也更容易出现心慌、头晕等“醉茶”现象。尤其是对于本来就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更不要喝绿茶了。
3. 喝茶不要太晚
茶有提神、利尿的作用。上午饮杯淡茶水有助提神。对于本身睡眠不太好的人,不建议傍晚再喝茶,以免造成失眠。
4. 喝茶不要太烫
喝温度过高的茶可能会灼伤食道黏膜,增加食管癌、胃癌的风险。所以热水冲茶后,要凉一凉再喝。
食管的表面覆盖着娇嫩的黏膜,食物的温度对它有很大影响:10℃~40℃最合适;50℃~60℃勉强能耐受;65℃以上,会造成烫伤。不要觉得65℃温度很高,一颗热饺子就能超过这个温度。
5. 饭后一小时再喝茶
不宜饭后立即饮茶,最好在饭后1小时后再喝茶较合适。因为茶中的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易引发消化不良。而且,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使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导致大便干燥。更重要的是,茶叶会妨碍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6. 吃某些药时别喝茶
贫血病人服用含铁的药物;服用以生物碱为主成分的中药,如麻黄、黄连、黄柏、百部等;服用补益类中药,如党参、黄芪、何首乌、补骨脂等;心悸、失眠、多梦患者服用宁心安神类药物;在治疗脾胃病尤其是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人群,不宜饮茶。
来源:健康时报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